<dl id="43qeh"></dl>

    <cite id="43qeh"><label id="43qeh"></label></cite>
      header("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陳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
      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
      1896年,他出生于湖北黃岡
      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他在學生時代就抱有救國救民的志向
      在20多年革命生涯里
      他舍生忘死、矢志不渝
      對黨無限忠誠
      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


       
      “學習、學習、再學習”

      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革命實踐相結合

       
      少年時期,陳潭秋就立志
      “要正直為人,為民眾辦事終生”
      做一個“澄清渾濁的世道”的人
       
      1916年,陳潭秋考入
      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武漢大學前身)
      他非常關注國家前途和命運
      研讀進步書刊,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他認為,拯救中華還是要用
      先進的思想去改造社會
      首先要溝通世界文化
      為此,他決定攻讀英語
      作為他尋求先進思想的一種途徑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
      陳潭秋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
      他認定,為求得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
      必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他積極參加五四運動
      投身反帝愛國斗爭的洪流
      成為武漢地區(qū)學生運動的組織領導者之一
       
      1920年春,陳潭秋、董必武等人
      創(chuàng)辦了武漢中學
      宣傳馬克思主義
      傳播新思想和新文化
       
      為了把革命青年組織起來
      陳潭秋和董必武等人
      建立了武漢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
      成為湖北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陳潭秋和董必武作為
      武漢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代表與會
       
      在20多年革命生涯中
      陳潭秋始終注重
      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中國國情相結合
      在黨的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對國民黨的認識
      等方面有許多精辟論述
       
      他主張“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精神
      正確把握革命理論并應用于實踐
      把理論和實踐“打成一片”
       
      求真務實,勇于擔當

      在武漢度過最初革命歲月

       
      周恩來總理曾評價陳潭秋
      “顧大局,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
      每次都能夠在形勢非常不利的情況下
      正確應對,挽救危局
      避免和減少了黨的失”
       
      武漢黨組織在創(chuàng)建初期遭到軍閥政府的破壞
      陳潭秋支撐危局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曾回憶
      “1921年春,黨團工作均由潭秋負責
      在此約8個月的時間中無經(jīng)費、無計劃
      潭秋則堅持將黨團發(fā)展工作做好
       
      1922年至1927年
      陳潭秋和夫人徐全直
      在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以教書為掩護
      堅持做黨的工作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中
      這所小學
      一度成為湖北革命運動的指揮機關
       
      1926年,北伐軍進攻武昌城之時
      陳潭秋領導群眾在城內(nèi)糧食斷絕的情況下
      積極策應、堅持斗爭
      這也是北伐軍攻克武昌城的原因之一
       
      當時擔任葉挺獨立團參謀長的周士第回憶道:
      “陳潭秋同志在武昌城內(nèi)領導對敵斗爭
      對瓦解敵軍、爭取敵軍做了很多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績
      武昌城里的敵軍中有士兵和軍官
      愿作我軍攻城的內(nèi)應
      給我軍攻城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數(shù)次挽救危局,對黨無限忠誠

      戰(zhàn)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大革命失敗后
      為了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中共中央決定陳潭秋赴江西開展工作
      他被推選為江西省委書記
      領導江西省委為南昌起義做好各種準備工作
      經(jīng)過幾個月努力
      江西黨組織的各項工作基本走上正軌
      黨組織不斷恢復、發(fā)展和壯大
       
      1928年
      順直黨組織在政治和組織上出現(xiàn)嚴重危機
      陳潭秋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
      兩次前往開展巡察工作
      經(jīng)過陳潭秋和劉少奇等人近一年努力
      順直省委工作有了很大進步
      北方黨組織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
       
      1929年6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報告綱要指出
      “整個順直黨的生活
      向著發(fā)展工作的路線上前進
      這是中共中央對陳潭秋巡察順直省委工作
      給予的充分肯定態(tài)度
       
      這一時期,陳潭秋遵照黨的指示
      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突破層層阻礙
      先后前往青島、滿洲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為中國共產(chǎn)黨開展勝利的革命斗爭
      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依據(jù)
       
      1934年
      陳潭秋擔任中央蘇區(qū)第一任糧食部部長
      當時處于蔣介石發(fā)動第五次“圍剿”之后
      在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封鎖下
      中央蘇區(qū)的面積逐漸減小
      糧食需求卻不斷增加
      征糧工作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展
       
      陳潭秋堅決而靈活地
      執(zhí)行中央政府的籌糧、借谷政策
      籌集到了紅軍和蘇維埃政府急需的糧食
      極大地保障了紅軍堅持戰(zhàn)斗和長征的給養(yǎng)
       
      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后
      陳潭秋留下?lián)沃醒胩K區(qū)分局委員
      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境況下
      他突圍到閩西開展游擊戰(zhàn)爭
      并在戰(zhàn)斗中負傷
       
      1939年5月,陳潭秋來到新疆
      抓緊對“新兵營”的訓練
      為抗日前線輸送人才
      并領導新疆的中共整風運動
       
      陳潭秋以戰(zhàn)士之勇
      投身到革命的潮流之中
      不幸在1942年被軍閥逮捕
      受盡酷刑的他始終堅持黨的立場
      拒絕在《脫黨聲明》上簽字
      碧血灑邊塞,浩氣存天山
      陳潭秋曾說
      “我死后要化作一黃土
      鋪在通向勝利的路上”
      1943年9月27日
      他壯烈犧牲
       
      陳潭秋故居紀念館館長丁海舟說
      陳潭秋參加黨的工作以來,對黨無限忠誠
      “他總是服從組織
      黨需要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
      他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jié)”
       
      夙夜在公 無私奉獻

      紅色家書彰顯家國情懷

       
      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
      陳潭秋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甚至遙遠的莫斯科
      他不辭辛苦、不計得失、無私奉獻
       
      在早期的革命事業(yè)中
      陳潭秋把自己的家作為革命活動的場所
      黃岡最早的黨組織和農(nóng)協(xié)組織都是
      在他的家中成立的
       
      大革命失敗后
      他的家被反動派付之一炬
      一家老幼流離失所
      在陳潭秋的教育和引領下
      八弟陳蔭林、妻子徐全直、二哥陳防武
      以及侄子陳華烺都走上革命道路
      并獻出了生命
      加上早年犧牲的五哥陳樹三
      一家走出了6位共和國烈士
       
      如今的陳潭秋故居紀念館
      是1979年在他家原有地基上重建的
      陳潭秋自1927年離別家鄉(xiāng)
      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在紀念館,觀眾可以看到
      陳潭秋寫給三哥、六哥的一封托孤家書
      “我始終是萍蹤浪跡、行止不定的人
      幾年來為了生活南北奔馳
      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
      這樣的生活,小孩子終成大累
      所以決心將兩個孩子送托外家撫養(yǎng)去了”
       
      陳潭秋夫婦為了革命工作
      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
      當時,妻子徐全直又快要生產(chǎn)了
      于是,陳潭秋問
      “不知六嫂添過孩子沒有
      如沒有的話,是不是能接回去養(yǎng)”
      他還拜托:
      “諸兄及侄輩如有機會到武漢的話
      可以不時去看望兩個可憐的孩子
      雖然外家對他們的痛愛無以復加
      可是童年就遠離父母終究是不幸啊”
       
      令人唏噓的是
      信中提到的徐全直在生產(chǎn)后兩個月就不幸被捕
      后在南京雨花臺被殺害
      在艱苦的革命斗爭中
      陳潭秋對革命事業(yè)的追求和奉獻
      對親人兒女的愧疚和思念藏于字里行間
      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無私奉獻和家國情懷
       
      時光荏苒,陳潭秋已經(jīng)離開我們78年
      然而,他崇高的精神風范
      早已成為我們共同的紅色記憶
      陳潭秋精神一直激勵著后人
      他的三子、年過古稀的陳楚三
      賣掉了僅有的房產(chǎn)
      捐資100萬元在陳潭秋中學
      設立師生獎學金支持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
      用這種方式
      來延續(xù)陳潭秋的家風和奉獻精神
      德州科技職業(yè)學院團委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在线看片中文字幕无码,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dl id="43qeh"></dl>

        <cite id="43qeh"><label id="43qeh"></label></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