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聯(lián)合省衛(wèi)生健康委印發(fā)了《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意見》(魯教思字〔2021〕1號,以下簡稱《意見》)。5月25日,省教育廳舉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聞通氣會,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亮點?為構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作出了哪些重點安排?隨小編一起了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服務工作。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guī)范發(fā)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師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不斷提升心理健康素質。2016年底,國家22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宏觀政策指導性文件。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2018年,國家10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并啟動體系建設試點工作。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出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并對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作出部署。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分別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安全”提出心理健康服務要求,其中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明確要求“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提出明確任務和具體措施。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fā)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險因素。青少年階段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期,自身知識和社會經驗不足,在學習、生活、就業(yè)、適應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壓力不斷增大,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生率和心理障礙患病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吨袊鴩裥睦斫】蛋l(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有輕度抑郁的比例為17.2%,有重度抑郁的為7.4%;大學生有輕度抑郁的比例為18.5%,有重度抑郁的為4.2%。
近年來,我省各地各級各類學校結合各自實際,從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心理關愛服務平臺、拓展心理健康服務領域、開展社會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建設專業(yè)化心理健康服務隊伍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2018年,省人大審議通過《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對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的配備、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但整體而言,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不健全,服務和管理能力較為滯后:很多地方、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認識誤區(qū),未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配備不足、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心理健康教育場所功能不全、利用率不高,因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自殘等惡性事件時有發(fā)生?,F(xiàn)有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遠遠不能滿足師生心理健康需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工作體系迫在眉睫。
《意見》詳細規(guī)劃了包括課程體系、宣傳普及體系、咨詢干預體系、教師隊伍建設體系、組織保障體系等在內的五個子體系。
(一)建立健全課程體系。這是根本。強調各地各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建立健全課程體系;明確要求普通中小學要開設心理健康校本課程或專題教育;中等職業(yè)學校要辦好《心理健康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高校要普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必修課,設置2學分、32—36學時,鼓勵開設各具特色的選修課程。強調分階段設置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明確提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目標要求。強調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形成符合不同學段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明確提出各級教研機構至少配備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二)完善宣傳普及體系。這是基礎。強調要加強宣傳引導,組織創(chuàng)作、展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力作和公益廣告。鼓勵學生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等組織,開展朋輩心理支持活動。強調辦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定期舉辦“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要求學校落實學生體育鍛煉時間,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保持有效溝通交流。
(三)強化咨詢干預體系。這是重點。強調加強咨詢(輔導)服務,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向學生提供系統(tǒng)、專業(yè)、及時的心理健康指導與咨詢服務,提出學??赏ㄟ^購買專業(yè)服務等形式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服務。強調強化預防干預,借助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建立健全心理危機預防和快速反應處置機制,要求學校完善心理測評篩查方式,優(yōu)化量表選用,每學年至少開展1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篩查,對重點群體加大篩查力度,及時制定干預方案和救濟措施。提出通過醫(yī)教結合、醫(yī)教協(xié)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機轉介診療機制。強調建立心理建檔轉接機制,面向所有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健全學生心理檔案轉接機制,強化學段之間的聯(lián)動配合;要求遵循保密原則,建立心理健康數(shù)據(jù)安全保護機制,保護學生隱私,杜絕信息泄露。強調推進大中小學全部建立心理輔導室(教育與咨詢中心),規(guī)范運行使用,提出2023年前建設50個高校心理健康省級示范中心。
(四)健全教師隊伍建設體系。這是關鍵。強調加強專兼職教師配備,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超過1000人規(guī)模的學校必須配備專職教師,酌情增加兼職教師配備,編制從學??偩幹浦薪鉀Q;各高校按師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要求各學校于2022年前配備到位。強調建立健全培訓培養(yǎng)體系,明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責任,抓好專業(yè)系統(tǒng)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對專職教師每年應進行不低于40學時的專業(yè)培訓。強調完善評價保障制度,中小學要把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各學科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每位教師重視和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學校要根據(jù)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崗位職責和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面向師生和家長開展的各類心理健康咨詢與輔導活動等計入教學工作量;高校要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納入專職輔導員序列管理。
(五)構建組織保障體系。這是統(tǒng)領。強調加強組織領導,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對各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高校黨建、績效考核,納入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評估體系,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強調加強協(xié)調聯(lián)動,建立學校、家庭以及各部門溝通協(xié)作和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要求學校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強調建設省、市、縣(市、區(qū))三級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服務平臺。強調加強學科專業(yè)和人才支撐,鼓勵高校開設咨詢心理學專業(yè),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研究,促進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一是突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化。堅持系統(tǒng)思維,堅持一盤棋思路,注重解決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碎片化的問題,整體規(guī)劃各學段課程教學、建檔轉接、咨詢干預、平臺保障等,充分整合學術、學科、實踐等教育資源,使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能夠體現(xiàn)出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特點,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能夠在各學段有序無縫轉接,盡可能確保有需求的學生得到心理健康相關的持續(xù)服務,推動構建學段銜接、上下聯(lián)動、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
二是突出課程的根本性作用。課程教學是教育的基石,也是相關學科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石。以前,大部分地方、學校都沒有開設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或課程,教育內容分散在安全教育、思政課等課程中。沒有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開展,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渠道空間非常有限?!兑庖姟访鞔_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并對大中小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和內容提出具體規(guī)劃和要求,為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是突出各方協(xié)調聯(lián)動。堅持“大健康”理念,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fā)力,推動學校、家庭、社會整體聯(lián)動。在學校內部,通過把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納入各學科教師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在各類教師培訓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內容等方式,引導每位教師重視和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家校共育方面,要求學校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等平臺強化協(xié)調聯(lián)動。在社會層面,推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強與文明辦、衛(wèi)生健康、公安等部門以及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等溝通合作,建立溝通協(xié)作和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特別是通過醫(yī)教結合、醫(yī)教協(xié)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機轉介診療機制,暢通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到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的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及時轉介疑似患有嚴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學生到專業(yè)機構接受診斷和治療。
四是突出平臺的支撐輻射作用。好的平臺能夠將分散的、孤立的個體力量,通過資源整合共享,推動形成合力,產生1+1>2的效果。為此,省教育廳決定設立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心,支持市、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依托學校(包括高校)或其他相關機構設立本級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服務中心,形成完備的省、市、縣三級平臺,切實發(fā)揮專業(yè)指導、輻射引領作用。
堅持久久為功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我們研究制定了重點任務分解臺賬,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注重精準操作、便于評估問效,逐項推進狠抓落實。
一是做好部署安排。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加強組織領導和統(tǒng)籌協(xié)調,結合本地區(qū)、本校實際抓緊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意見》的具體措施,完善相關支持政策。
二是開展培訓督導。面向大中小學校領導、教師開展培訓,加強政策解讀,推動工作落地。在納入對各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高校黨建、績效考核基礎上,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意見》落實情況適時開展督導檢查。
三是辦好宣傳教育活動。目前,全省大中小學正在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5月13日,在濟南舉辦了全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啟動儀式。下一步,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引導,適時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或現(xiàn)場推進會,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四是建設好各級平臺。目前,我們依托山東師范大學設立了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心,計劃通過經費支持等方式,推動市、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于2022年底前設立本級中心,統(tǒng)籌利用資源,強化指導調度,為《意見》各項工作推進落實提供平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