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輔導員如何樹立威信
新聞編輯:學工部 發(fā)布日期:2018-03-12
何謂“威信”,從字面上看,“威”代表了輔導員剛的一面,“信”則代表了柔的一面。人們常說剛?cè)嵯酀?,就是說既要嚴又要愛,兩者缺一不可。從其內(nèi)涵上看,威信是指人們對那些具有強烈精神感召力的人所持有的信賴而尊重的態(tài)度,是一種客觀的心理現(xiàn)象。古人云:“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zhèn)渫?rdquo;。作為全面負責學生思想行為教育工作的輔導員來說,其威信的有無、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教育管理的成敗,同時也是衡量每個輔導員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輔導員更需要具有威信,輔導員的威信是有效地影響學生的重要條件,是能順利完成教育和管理任務的一種推動力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輔導員的威信可以說是輔導員的品行、才能、學識、教育藝術等各個側(cè)面在學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態(tài)度。
大學生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行政管理工作第一線的組織者,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導師。由于工作涉及到大學生教育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輔導員們往往身兼數(shù)職,如學生黨支部書記、學生團總支書記等職務。實際上,輔導員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涉及的領域包羅萬象,到底影響輔導員威信的因素有哪些?怎樣才能很好的樹立、提高輔導員的威信呢?這些都是從事輔導員工作的管理者們應該深刻研究的課題。
不斷進取,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管理能力是樹立威信的首要因素
輔導員是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指導者,大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其思想意識、人格素養(yǎng)正處于形成的過程中,他們思想單純,思想敏捷,好奇好勝好探索,但是,由于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如果不能及時對他們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人格教育,這些弱點就會逐漸擴大,甚至導致錯誤的人生定向,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扎實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業(yè)務,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高超的教育管理藝術和較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這是輔導員在大學生中樹立崇高威信的首要因素。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特意樹立的權威是不可能存在的,這種權威永遠是一種人為的權威,而且永遠是徒勞無益的。”這就告訴我們輔導員的威信是依靠自身過硬的素質(zhì)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踐中自然形成的。馬卡連柯還說:“假如你的工作、學問和成績都非常出色,那你盡管放心,他們會全站在你這一邊,決不會背棄你。相反的,不論你多么親切,你說的話多么動聽,態(tài)度多么和藹,不論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時候是多么的可愛,但是假如你的工作總是一事無成,總是失敗,假如處處都可以看出你不通業(yè)務……那么除了蔑視之外,你永遠不配得到什么”。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才能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贏得學生們的信賴和崇拜,大學生輔導員尤其是如此。
人格魅力是樹立威信的內(nèi)在因素
人格魅力,這是抽象的難以用文字界定的概念,它的最大秘密就是真誠和自信。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在大學生的行為思想的管理工作中,輔導員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輔導員工作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輔導員是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學識,通過榜樣示范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好的教育管理者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人格魅力首先表現(xiàn)在為人正直、平等待人。具有人格魅力的輔導員眼里的學生個個可愛、個個都有閃光點,努力挖掘?qū)W生的閃光之處,使其不斷擴大,同時引導學生克服不良的弱點,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其次表現(xiàn)在謙虛、真誠。如果一個輔導員能用真誠、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則與學生相處,公正無私的處理學生中的問題,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來引導學生,以身示范,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學生們就會自然的追隨她(他),以高尚的人格去影響,去塑造學生們健康的人格。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過:“只有當威信通過教師的言行一致確立起來時,威信才能成為強大的教育力量。”輔導員員更是如此,例如,有一次,在我組織的一場新生入學教育的報告會上,由于連日的忙碌我太累了,午飯后竟然坐著睡著了,結(jié)果我遲到了五分鐘,我到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同學們真誠地道歉:“同學們 !我遲到了,耽誤大家時間了!非常對不起!我保證今后類似的事情不會再發(fā)生了!”會后,同學們紛紛對我說:“老師,沒關系的!我們也剛到!”我真誠地解釋了真實的理由,把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輔導員與學生建立了這樣平等的關系之后,為今后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管理者以人格魅力去深層次的影響學生,是中國教育走向輝煌的根本保證。
正確使用權利,注重管理方式是樹立威信的關鍵
執(zhí)法公正,賞罰分明是一個優(yōu)秀的輔導員最應該遵循的準則。輔導員在承擔教育責任的同時,上級又賦予其一定的權利,權力和責任是并重的。教育權威是輔導員擁有的最重要的教育工具和手段,如果缺乏這種權威,輔導員就很難帶好學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張揚,這就要求大學生輔導員在大學生們面前有一種特殊的“敬畏感”,這是由輔導員的權力和威信結(jié)合而形成的“權威”。
輔導員在管理學生的實踐過程中必須把握好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實體化。所謂管理的科學化就是指在學生管理中要處理好嚴和活的關系,要嚴而有度,嚴而不死。制定制度要嚴,提出要求要嚴,執(zhí)行紀律要嚴,但教育形式、內(nèi)容、方法要活,要嚴中有愛,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立場去分析解決學生本身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時時刻刻感覺到你的做法是為他著想,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們的信賴,管理者管理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管理規(guī)范化是指在管理中要根據(jù)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全面的、系統(tǒng)的制定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使學生管理有章可循,制度一旦出臺,就要言出紀隨,嚴格執(zhí)行,一視同仁。管理實體化是指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實事求是、堅持實干狠抓落實,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能光布置,不檢查,處理問題一定有始有終,一定把處理的結(jié)果展示給全體學生,這樣才能以點帶面,起到了很好教育效果。
新時代的大學將是一個沒有“圍墻”的校園,依法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務,是高校學生工作的指導思想,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帶頭遵守規(guī)章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以“情”代“法”,在具體工作中真正體現(xiàn)嚴慈相濟,真正發(fā)揮制度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大學生輔導員在實際的管理實踐中如果能正確使用上級賦予的權力,輔導員的威信就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
以學生為本、強化服務意識是樹立威信的根本
在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只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才能帶來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發(fā)展和新局面,輔導員才能贏得威信。一是要尊重學生,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輔導員既要當好管理者,更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想學生所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和前途。美國教育家艾瑪遜將說:“教育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在我所帶的新生里,有一位女同學,她活潑開朗,外向潑辣,追求時尚,當然這是青年學生的特點,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她的十個手指甲染成了純黑色,很耀眼,當時發(fā)現(xiàn)時周圍有很多同學,我只說了一句:“你的指甲很漂亮嗎!”,第二天,我就單獨約出她,這次,我一見到她就說:“我跟你商量點事,你看你馬上就要登臺做迎新晚會的節(jié)目主持人了,你代表了新生的形象,建議你把指甲洗掉,要想保護指甲可以涂成無色的,你看我就涂的無色的。”這位同學聽完我的話后立刻表示回去就洗掉指甲,并且很真誠的感謝了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二是人格平等,產(chǎn)生互動的教育效果。以人格平等為核心的師生關系是“以學生為本”理念的關鍵所在,確立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人人平等的工作意識,建立多元化的管理體制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建立全方位的師生互動機制,強化服務育人的意識,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理念。
時代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是樹立威信的最高境界
大學生輔導員在從事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僅僅只是完成必須完成的事務性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奉獻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這是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最高境界。責任感培養(yǎng)是一項育人的系統(tǒng)工程。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義務,以及與之相應的自覺態(tài)度,是個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為主要對象的一種自我感受、情境評價、移性共鳴和內(nèi)體驗。隊伍建設是責任感教育的關鍵,輔導員以自身的責任感感化、影響、帶動、引導學生干部,強化團隊精神,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普通學生中的模范作用,從而達到以“點”代“面”的教育效果。
作為教育管理者的大學生輔導員,本身要明白一點,權利和責任從來都是并重的。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采用啟發(fā)分析式的教育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想他們之所想,解決他們之所需,注意挖掘他們思想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對不正確的觀點進行幫助時也要注意方法,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有一位新生對我說:“老師,我們宿舍的人太多了!”我回答他:“如果我要是你的話,我希望十個人一個宿舍,你想一想,十個人就是十種不可能相同的性格,在住宿的過程中如果你學會與這十種不同的性格的人自如相處,那么你走上社會,至少遇到這十種性格的人能應付自如,大學時期集體住校是積累社會經(jīng)驗的過程,對今后走上社會是非常有益的。”這位同學高興地住進了七人一間的學生公寓。在管理中,要把盡可能多的參與機會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動意識,我會要求學生組織在舉辦一項活動之前一定要制訂周密的計劃以及可能遇到的突發(fā)事件處理方案,活動結(jié)束之后要認真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以及今后改進的辦法,只有這樣,學生們才真正達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總之,在高等學校我們應從各方面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與大學生社會地位相符合的環(huán)境機制,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能真正主動地承擔起歷史使命,這樣我們的國家就一定大有希望,我們的民族一定大有希望。
大學生輔導員的威信樹立之后,并非一成不變,可能不斷提高,也可能逐漸下降,關鍵取決于輔導員個人的思想品德、心理品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等方面是否處于積極的發(fā)展狀態(tài),因此,輔導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才能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不斷提高。